空汙的影響有多大?心智的隱形殺手"PM2.5"
2022-10-20 by綠綠好日
近幾年來,隨著空氣品質逐漸下降,跟相關研究越來越多,空氣污染慢慢變成大家重視的環境污染問題、健康問題,每天都聽到報章雜誌在說PM2.5、說空氣數值紫爆,各種複雜的術語聽到滿頭問號,小編今天就來快速為大家講解一下~
▌PM2.5可能造成的疾病
PM2.5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由於非常微細可以穿透肺部氣泡,所以會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造成全身性的影響 !聽到空污,一般人會馬上聯想到氣喘、過敏、肺癌,卻不知道心血管疾病才是大宗。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說,PM2.5可以穿過肺泡,帶著毒素循環全身,到處刺激血管壁,更容易產生血栓。
▌PM2.5 對健康的影響
懸浮微粒不只危害呼吸道,也造成癌症、心血管疾病。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例如呼吸道疾病、癌症、新生兒低體重、心血管疾病。
▌室內PM2.5的常見來源
你以為只有在室外才有空污嗎?
在國衛院的報告中,發現PM2.5其實有40~50%是來自「室內場所」的空氣品質不良造成的!快來看看以下這幾種常見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污染源吧!
1. 車內
因此,我們應依行車狀況交替使用車內空調。小編建議,塞車或一般開車時,戶外污染多,可開啟車內循環;但車行至空曠處,即可打開對外通風循環。此外,2、3天沒開車時,建議先打開全部車門保持通風,再發動車子,減少車內污染物堆積。汽車濾網也要記得定時更換,一般情況下,建議行駛 1 年或 2 萬公里更換!
2. 空調系統
若是公共的室內空調系統,更容易清潔不夠,也易引起咳嗽、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應勤於刷洗,而居家除了要定時更換濾網,冷氣、除濕機也建議可以使用靜電濾棉類的產品,定時更換,能有效隔絕大型灰塵、髒污呦。
3. 室內泳池
可能散發三氯甲烷,尤其聞到一股濃重刺鼻味。請選擇室外泳池較通風。
4. 燒烤店及停車場
通風較差,常累積多種空氣污染物,過敏的人不宜久待。
5.影印間等事務機器、老舊3C設備儲藏處
懸浮微粒粉塵含量高,高雄大宇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劉博宇說。
6. 煙霧繚繞的環境
因為燒香、燒紙錢而變高污染的寺廟,以及密閉活動空間像是酒吧,香菸有許多有毒化學物,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 對心智的殺傷力更為驚人
接下來這一PART算是小編查到覺得很驚人的資料,也是本篇的重點。
汽車排放的廢氣和其他污染源釋出的懸浮微粒與阿茲海默症發病有強烈關聯,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懸浮微粒能從鼻、肺進入腦部。
1992年,聯合國把大墨西哥城地區列為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大城市,在那之後墨西哥市致力洗刷污名。某種程度上墨西哥市確實有改進:有引以為傲的綠蔭公園和數公里長的自行車道,然而隨意一瞥污黑的地平線你就知道努力仍嫌不足。大多數日子,墨西哥市空氣中的污黑懸浮微粒濃度都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其他污染物的數值也居高不下。墨西哥市約有五萬根高聳煙囪,每天街道擠滿了960多萬輛汽車,整座城市籠罩在會侵蝕人類心肺的濃煙毒霧中,現在許多科學家相信這些污染還會損害腦部。
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墨西哥市居民在30~40歲時就出現阿茲海默症的腦病變特徵,比一般檢查出此疾病的年齡早了數十年,而這類腦損傷又與該城市的污濁空氣有關。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各研究機構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甚至還發現,在嬰幼兒腦部也可見到這可怕損傷的初期跡象。污濁空氣可能造成阿茲海默症腦病變的現象並不只發生於墨西哥市,幾年前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發表了一項大型研究,涵蓋美國東北部50座城市、約1000萬名年齡高於65歲的聯邦醫療保險受益人,指出某些神經退化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與暴露在特定空氣污染物中有強烈關聯。
其他來自英國、台灣和瑞典等國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分校神經生物學家和《阿茲海默症期刊》主編裴利(George Perry)說:「空污已成為阿茲海默症研究最熱門的主題之一。」他表示過去幾十年來這領域的科學家探討該疾病成因時,都專注於遺傳和β-類澱粉(beta-amyloid)蛋白堆積,現在有許多專家認為,空污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環境毒物學家北澤(Masashi Kitazawa)呼應裴利的看法,北澤說:「遺傳學在阿茲海默症研究領域一直是重點中的重點,多年來幾乎沒有人想檢查基因以外的可能成因,但最近三、四年探討空污與認知能力退化關聯的論文快速增加。」現在研究人員估計,最常見的晚發型阿茲海默症至少有40~65%的風險不屬於遺傳性因子,例如生活型態和暴露在有害環境中,而空污就是主要因子之一。
而對空污的顧慮又以直徑約頭髮1/30的懸浮液滴或微粒為主,這些稱為PM2.5(尺寸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多為毒素,通常來自燃燒汽油和天然氣的車輛和卡車以及發電廠,燃燒煤和木材時也會產生。這些微粒被人體吸入肺部深處,會很快進入血液。科學家已證實當PM2.5經由這種方式進入人體後,會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損傷,導致癌症、心臟病、中風和早逝。
▌高暴露的風險
原本科學家以為大腦應可避免類似荼毒,因為腦部有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包圍保護,血腦障壁是位於腦血管外由排列緊密的細胞構成的網絡,能防止有毒物質通過血管進入腦部。不幸的是,現在有強烈證據顯示PM2.5確實會經由兩種途徑進入大腦:第一種是微粒可改變血腦障壁的通透性,讓污染物較易穿透進入;第二條途徑是不經血腦障壁,直接從鼻腔進入嗅覺神經,再移動到嗅球(olfactory bulb)腦區。事實顯示,在空污的猛烈摧殘下,大腦和其他器官同樣無法倖免。
▌結論
面對越來越浮誇的空氣污染,我們除了待在臥室,把空氣清淨機開好開滿以外,幾乎沒什麼其他能做的了(出外戴口罩這種廢話應該不用小編說ㄅ)
清淨機裡面的核心耗材-HEPA濾芯就是PM2.5的最佳捕手,請各位讀者記得定期更換耗材,HEPA濾芯的原理是靜電吸附,當吸附的東西過多時,或是時間太久了,就會失去吸附力,開機就真的是開心安的了!